|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惠而浦 » 浙江 » 绍兴 » 正文

厚德更布苍龙雨 育成万千爱国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30  浏览次数:46
核心提示:    人物简介  徐文涛,1970年入伍,曾任沈阳军区202医院副院长,2011年退休。副军级,大校军衔。现为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

  

  人物简介

  徐文涛,1970年入伍,曾任沈阳军区202医院副院长,2011年退休。副军级,大校军衔。现为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

  7月28日、29日,是今年“八一”建军节前的最后一个双休日。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推掉了几个老战友的小聚,像每一个工作日一样,在沈阳军区后勤史馆接待了来自河北省幼儿园园长参观团等几个团体单位,连续两天为他们进行了讲解。

  沈阳军区后勤史馆从2006年开馆至今,从开国元勋子女到普通群众,慕名前来参观的各界观众达20余万人次。观众留言簿写了不下几十本,记满了观后感。一位老红军的后代写道:史馆不仅为后勤战线的先辈吹响了“集结号”,也为他们的后人找到了红色“家谱”。

  感动诸多革命后代

  徐文涛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曾经学过木匠,干得一手好木匠活;学过二胡和钢琴,军旅文艺作品信手拈来;读书多,文字功底好;当过部门领导,有策划能力和大局观念。这些工作经历和个人爱好,为他做好后勤史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馆之初,一切都要亲力亲为。为了省钱,徐文涛多次到建材市场跟人“砍价”。施工期间,他多次走访老前辈,翻阅大量资料,学习军地史馆的经验,最忙的时候每天睡眠不足3个小时,走路,吃饭、坐车,他都在考虑建馆的事。

  为了多方搜集资料,他经常钻图书馆查找资料。有一次,由于太过专注,他甚至被锁在图书馆里。为了丰富藏品,他经常自掏腰包,其中有一件志愿军军装,是他花了2000多元购得的。

  徐文涛对军史的感情感动了很多革命后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同志捐献了陈云同志在东北时送给他父亲的棉大衣等文物;杨至成上将的儿子捐献了父亲留学时的笔记;一些热心观众,在参观后勤史馆后,主动把自己家里的藏品捐献出来。截至目前,展馆共收集了600多件珍贵历史文物、2000多幅历史图片。

  13年讲解1500多场

  开馆13年来,徐文涛坚持做到全天候开放,对观众的要求“零拒绝”。无论是几百人的团体,还是一两个人,他都亲自讲解,宁讲万言史,不冷一人心,为此他被观众誉为全国年龄最大、级别最高、最有魅力的讲解员。

  徐文涛有句口头禅:不比官职比价值,不比财富比奉献。他身患高血压和糖尿病,但是经常一忙起来就忘了打针吃药。他90多岁的岳父在辽阳养病,因为最近参观的团队多,他已近一个月没陪爱人去探望岳父,他为此也心怀愧疚。

  徐文涛告诉记者,从小,父亲就告诉他要有家国情怀,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的军队。他对党、对军队、对人民的这种感情,完全是发自肺腑,正是这种朴素的感情,让他能一门心思地扑在后勤史馆上。良好的家风家教,也让他受益匪浅。如今,他家四世同堂,2016年获评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正是这种朴素的感情,让他能一门心思地扑在后勤史馆上。一位署名“东北大学学生”的观众留言道:厚德更布苍龙雨,育成万千爱国人。

  红色精神不能“失联”

  徐文涛常说,红色的精神是不能“失联”的!我可以做一根火柴,用满腔的激情和满腹的才情,点燃每个观众心中的圣火,让人们达成共识,引起共鸣,形成共振。

  沈阳军区后勤史馆以生动详实的历史资料、独立客观的历史视角,生动而又真实地再现了东北战区党政军民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风雨历程和辉煌业绩。

  徐文涛的讲解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观众的行业和身份特点临场发挥。他说,辽宁人民在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支援部队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辽宁和沈阳也要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实干,走在振兴前列。

  徐文涛先后被评为感动沈阳十大人物、辽宁省道德模范和军区学雷锋标兵、全军优秀退休干部、全国关心教育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现在后勤史馆已成为国家、辽宁省、沈阳市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最近还被命名为军民融合教育示范基地。徐文涛说,能生动展示我军后勤保障历史,为“育成万千爱国人”发挥作用,史馆设立的初衷也就实现了。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何强/文王雁/摄

 
 
[ 惠而浦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